萬聖節的起源

萬聖節於每年10月31日慶祝,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節日之一,其根源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這個節日從古老的凱爾特節慶開始,經過數世紀的文化轉變,演變成我們今天所知的現代慶典。

古代凱爾特起源:薩溫節

萬聖節的故事始於古代凱爾特人的薩溫節(Samhain,發音為「sow-in」),由居住在現今愛爾蘭、英國和法國北部地區的凱爾特人慶祝。薩溫節標誌著收穫季節的結束和冬季的開始——在古代世界中,這是一個常與死亡聯繫在一起的時期。

凱爾特人相信,在10月31日的夜晚,生者與死者世界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他們認為死者的靈魂在這一夜返回人間,可能會製造麻煩並損害農作物。為了驅趕這些鬼魂,凱爾特人點燃巨大的神聖篝火,人們聚集在一起焚燒農作物和動物作為對神靈的祭品。在慶祝活動期間,凱爾特人穿著服裝,通常由動物頭骨和毛皮組成,並試圖為彼此算命。

羅馬的影響

當羅馬帝國在公元43年征服凱爾特領土時,兩個羅馬節日與傳統的凱爾特薩溫節慶祝活動相結合。第一個是費拉利亞節(Feralia),這是10月下旬羅馬人紀念逝者的日子。第二個是紀念波莫娜(Pomona)的日子,她是羅馬的果樹女神。波莫娜的象徵是蘋果,這可能解釋了咬蘋果遊戲與萬聖節相關聯的傳統。

基督教的轉變:諸聖節

在8世紀,教皇格里高利三世將11月1日定為紀念所有聖徒和殉道者的日子。這個節日稱為諸聖節(All Saints’ Day,也稱為All Hallows’ Day),融入了薩溫節的一些傳統。前一天晚上被稱為諸聖節前夕(All Hallows’ Eve),最終演變成「萬聖節」(Halloween)。

後來,11月2日被定為追思亡者節(All Souls’ Day)來紀念逝者。據信,教會試圖用教會認可的節日來取代凱爾特節日。慶祝活動與薩溫節相似,有大型篝火、遊行,以及人們裝扮成聖徒、天使和魔鬼的服飾。

萬聖節來到美國

由於新英格蘭殖民地嚴格的新教信仰體系,萬聖節的慶祝活動在那裡極為有限。萬聖節在馬里蘭州和南部殖民地更為常見,在那裡,不同的歐洲族裔和美洲原住民傳統融合,創造出獨特的美國版萬聖節。

慶祝活動包括「遊樂聚會」,這是為慶祝收穫而舉行的公共活動,鄰居們會分享關於死者的故事、為彼此算命、跳舞和唱歌。到19世紀中葉,秋季慶典已經很常見,但萬聖節還沒有在全國各地慶祝。

在19世紀下半葉,美國湧入了大量新移民,特別是數百萬逃離愛爾蘭大饑荒的愛爾蘭人。這些新移民幫助在全國範圍內推廣了萬聖節的慶祝活動。美國人開始穿著服裝挨家挨戶索要食物或金錢,這種做法最終演變成今天的「不給糖就搗蛋」傳統。

現代傳統的演變

不給糖就搗蛋

不給糖就搗蛋的習俗源於中世紀的「靈魂乞討」習俗,窮人會在追思亡者節挨家挨戶接受食物,以換取為死者祈禱。它也與蘇格蘭和愛爾蘭的「化裝遊戲」習俗有關,兒童會穿著服裝,通過表演歌曲、詩歌或戲法來獲得禮物。

南瓜燈

雕刻南瓜燈的傳統來自一個關於名叫「吝嗇傑克」的愛爾蘭神話,他欺騙了魔鬼,被註定要帶著一個挖空的蕪菁在地球上漫遊,用它來照亮道路。愛爾蘭移民將這一傳統帶到美國,在那裡他們發現南瓜非常適合製作南瓜燈。

服裝

穿著服裝的傳統源於凱爾特人相信鬼魂會在薩溫節遊蕩。人們在天黑後離家時會戴面具,這樣鬼魂就會誤以為他們是同類。後來,人們開始裝扮成鬼魂、惡魔和其他可怕的生物。

20世紀和21世紀的萬聖節

到1920年代和1930年代,萬聖節已成為一個世俗但以社區為中心的節日,遊行和全鎮聚會是主要的娛樂活動。然而,在這段時間裡,破壞行為開始困擾許多社區的萬聖節慶祝活動。

在1920年至1950年間,不給糖就搗蛋的習俗被重新啟用,作為給社區提供慶祝渠道同時防止破壞行為的方式。到1950年代,萬聖節已演變成主要針對年輕人的節日,不給糖就搗蛋成為核心活動。

今天,萬聖節已成為商業上最成功的節日之一,在消費支出方面僅次於聖誕節。它已傳播到世界許多國家,儘管各地區和文化的慶祝方式有很大差異。

萬聖節花卉:季節性花卉與象徵意義

雖然萬聖節更常與雕刻南瓜和秋葉聯繫在一起,但花卉在萬聖節慶祝活動和季節性裝飾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與萬聖節相關的花卉既反映了季節的自然美,也反映了這個節日與紀念、神秘和超自然的更深層次的象徵聯繫。

傳統萬聖節花卉

萬壽菊(金盞花) 萬壽菊在萬聖節和墨西哥文化中相關的亡靈節(Día de los Muertos)慶祝活動中具有特殊意義。他們相信,其鮮豔的橙色和黃色花朵以其明亮的顏色和獨特的香味引導靈魂回到生者的世界。在墨西哥傳統中,萬壽菊被稱為「flor de muerto」(死者之花),用於創建從墳墓到家庭祭壇的道路。

菊花 在許多歐洲國家,特別是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菊花與死亡密切相關,在諸聖節和追思亡者節期間傳統上放置在墳墓上。雖然這種聯繫使它們在這些地區不太受歡迎用於一般裝飾,但它們的秋季開花期和豐富的顏色——深紅色、橙色、紫色和黃色——使它們在其他文化中成為萬聖節佈置的完美選擇。

橙色玫瑰 橙色玫瑰捕捉了典型的萬聖節顏色,同時為季節性佈置增添了優雅感。它們象徵著熱情和迷戀,適合節日的興奮感。它們溫暖的色調與秋季裝飾相得益彰,與深色葉子搭配得很美。

紫色花卉 紫色花朵,包括紫色康乃馨、洋桔梗和紫菀,喚起神秘和魔法——萬聖節的核心主題。紫色長期以來一直與超自然、皇室和神秘聯繫在一起,使這些花卉成為萬聖節花卉設計的完美補充。

萬聖節的季節性秋季花卉

大麗花 這些戲劇性的花朵在秋季開花,有深勃艮第色、橙色、黃色,甚至接近黑色的品種。它們大膽、建築感的花朵製作出令人驚嘆的中心裝飾,其顏色範圍完美地捕捉了萬聖節的色調。

黑色(深紫色)馬蹄蓮 「黑星」或深紫色馬蹄蓮品種具有近乎哥特式的優雅,在萬聖節越來越受歡迎。它們精緻、戲劇性的外觀增添了一絲神秘感,而不會過於恐怖。

向日葵 雖然歡快,但向日葵代表著收穫季節和秋天的豐盛。較小的品種或中心較深的品種可以為萬聖節佈置增添鄉村、季節性的感覺。

紫菀 這些晚開的多年生植物有紫色、粉色和白色,中心為黃色。在民間傳說中,紫菀被認為可以驅邪,使它們在象徵意義上適合萬聖節。

創作萬聖節花卉佈置

萬聖節花卉設計通常結合深沉、情緒化的色調與季節性質感。流行的顏色組合包括:

  • 橙色、黑色和紫色
  • 深勃艮第色、鐵鏽色和金色
  • 奶油色、橙色和巧克力棕色

這些佈置可能包括:

  • 深色葉子,如勃艮第銀葉樹、煙樹或黑莓枝
  • 乾燥元素,如小麥、保存的橡樹葉或種莢
  • 裝飾性點綴,如小南瓜、葫蘆或黑色羽毛
  • 質感元素,如西班牙苔蘚或扭曲的柳枝

萬聖節花卉的語言

維多利亞時代的花語(花卉語言)可以為萬聖節佈置增添更深的意義:

  • 紅色菊花:「我愛你」
  • 白色菊花:真理與忠誠
  • 黃色菊花:被輕視的愛
  • 萬壽菊:悲傷與紀念,但也有太陽的溫暖
  • 紫色花卉:尊嚴、神秘與超自然

現代趨勢

當代萬聖節花卉佈置已超越傳統的橙色和黑色。目前的趨勢包括:

  • 情緒化花卉:深寶石色調,包括勃艮第色、梅子色和海軍藍
  • 保存和乾燥花卉:持久的佈置,包括乾燥的蒲葦草、兔尾草和保存的玫瑰
  • 哥特式浪漫:深沉、浪漫的佈置,包括黑玫瑰(實際上是深紅色或紫色)、勃艮第毛茛和巧克力波斯菊
  • 收穫靈感:將花卉與迷你南瓜、葫蘆、玉米秸稈和秋季漿果結合

萬聖節花卉在這個節日紀念死者的古老傳統與現代慶祝秋季之美之間架起了橋樑。無論用於家居裝飾、派對中心裝飾還是作為紀念供品,這些季節性花朵為一年中最富有氛圍的節日之一增添了自然優雅。